
在经历了连续的强降雨之后,虹桥镇遭受了严重的洪涝灾害。然而,在这片满目疮痍的土地上,党旗高高飘扬,党徽熠熠生辉,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成为了灾后重建的中流砥柱,带领广大群众奋起拼搏,谱写重建之歌。
一、党建引领,吹响灾后重建“集结号”
灾害发生后,虹桥镇党委迅速行动,召开洪灾后恢复重建工作部署会议。为全面掌握各村(社区)受灾情况,镇党委书记郑崛,党委副书记、镇长吴一军深入一线、靠前指挥,组织工作专班到各村(社区)实地核查受灾情况、指导灾后重建工作,并要求各党支部、党员发挥力量,积极参与到灾后重建工作中来。广大党员干部纷纷响应、迅速集结。
二、支部亮旗,构筑灾后重建“主心骨”
虹桥镇桃霞水口村的村级道路上,一群人正热火朝天地铲泥土,喊着1、2、3将大树抬离路面。此次灾情,桃霞水口村受损严重,有两处组级道路损毁严重,路面崩塌、悬空,4处桥梁损毁,严重影响村民出行安全。7月4日,桃霞水口村立即展开抢修工作。“修路时,有村民就站在断路的另一端看着我们,都盼着路啥时候能修好。通路是灾后重建的先决条件,路通了,老百姓的基本生活才能得到保障。”支部书记李雷得说道。经过多日连续作战,共修复损毁道路6公里、桥梁4座,解决了群众最急难愁盼的问题。
桃霞水口村正在恢复受损道路
灾后,虹桥镇各党组织迅速号召全体党员积极参与到灾后重建工作中,拉起以党组织为主体、党员干部为骨干,凝聚“三长”、群众等多方力量的23支队伍。开展灾后重建工作以来,组织发动党员800余人次,与积极开展生产自救的群众一道,共清理屋后滑坡160余处,拆除危旧房56栋,恢复公共交通110余处,镇村内主干道路全部实现通车,23个村(社区)全部恢复供电通信,群众生产生活基本需求得到有力保障。
各村正在积极开展灾后重建
三、党员示范,争当灾后重建“先锋队”
受暴雨影响,民建村4组邓柏郊家门前山体滑坡严重,阻断了出行的道路,而邓柏郊本人也因病无法行动。党员李求国了解到情况后,自发自费2万余元请挖机清理道路,并免费提供大理石、水泥等将路侧加固。“都是一个村的,都说远亲不如近邻居,况且我是一名党员,为群众服务是我应该做的。”李求国笑着说道。
平安村支村委、群众连夜疏通道路
大青石村办村干部、支村两委带头清理道路
在此次防汛救灾、灾后重建工作中,我镇多名党员表现突出。其中平安村党员李天顾在将刘胖林户5人全部转出后5分钟,房屋就被泥石流冲毁;大青石村童换安、童气枝等党员带头捐资捐物,无偿调配挖机铲车抢修滑坡道路;文昌村党员李朝宗晚上冒雨对李建良户屋顶进行翻修,赶在大雨之前完成房屋抢险工作;桃霞水口村魏世雄、童志江、唐绳武、唐富旺等党员带头捐资,李想清、魏飞刚积极组织片组村民进行生产自救,完成村组道路和15户屋后塌方的清理工作...
在灾后重建的战场上,广大党员干部冲锋在前、以身作则,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初心和使命。他们有的日夜奋战在抢修道路、疏通河道、加固路基等基础设施的一线,有的不辞辛劳帮助群众清理废墟、将群众转移到安全住所,有的积极组织开展生产自救,指导群众补种农作物。哪里有需要,哪里就有党员的身影。在党员的示范带动下,越来越多的群众纷纷加入到灾后重建的队伍中来,形成了人人参与、共建家园的良好氛围。
四、党群同心,共绘灾后重建“新画卷”
虹桥镇各党支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、党员干部发挥先锋带头作用,群众也自发地组织起来,成立志愿者队伍,参与到灾后重建的各项工作中。有的群众主动为救援人员和受灾群众提供饮食和住宿;有的群众积极参与道路和桥梁的修复工作,用自己的双手重建家园。比如旺泉宾馆童换新为27名受灾群众免费提供住宿、水果,村民童时来、童伟军单日往返9次共147公里为受灾群众免费提供接送服务,村民童志伟免费提供挖机、铲车等救灾重型设备。在全镇上下的共同努力,虹桥镇的灾后重建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。
这是党建引领的结果,是党员干部担当作为的体现,更是党群同心、共克时艰的生动写照。接下来,虹桥镇将继续坚持党建引领,以实际行动推动灾后重建工作,让群众早日恢复往日生活。
责编:罗天翔
来源:平江县融媒体中心
下载APP
分享到